IGRS 4.0
针对 IGRS 4.0,一个典型的标准应用场景可以为:
跨设备无缝协同的智能会议与演示系统
在一个配备了 IGRS 4.0 标准的企业会议室中,参与者可能携带各种不同类型的智能设备,例如笔记本电脑、平板电脑、智能手机、以及会议室自带的投影仪、大屏幕显示器、麦克风和扬声器。
基于能力元的动态虚拟设备构建: 当会议开始时,IGRS 4.0 能够识别到会议室内的所有设备及其各自的能力元。例如,笔记本电脑提供计算能力和文件存储能力,平板电脑提供触摸交互和手写输入能力,智能手机提供摄像头和移动网络连接能力,投影仪提供显示能力,大屏幕显示器提供更大的显示面积,麦克风提供音频输入能力,扬声器提供音频输出能力。
任意组合构建虚拟演示环境: 会议主持人希望进行一个包含幻灯片演示、实时批注和视频会议的复杂演示。借助 IGRS 4.0 的能力协同特性,系统可以将笔记本电脑的幻灯片内容(内容能力元)输出到大屏幕显示器(显示能力元),同时将平板电脑作为交互白板(输入输出能力元),主持人可以在平板上进行批注,并实时同步到大屏幕上。此外,利用智能手机的摄像头(输入能力元)和会议室的麦克风阵列(输入能力元)以及扬声器(输出能力元),可以轻松接入远程参会者。
跨架构设备的无缝协同交互: 参与者可以使用各自习惯的设备进行交互,而无需担心兼容性问题。例如,使用 Windows 笔记本的主持人可以无缝地将内容投射到运行 Android 系统的智能大屏幕上,而使用 iPad 的参会者可以通过触摸手势控制演示的播放进度,所有设备的能力元都在 IGRS 4.0 的协调下流畅协作,形成一个统一的虚拟会议设备。
情境感知的智能协同: 会议系统能够感知当前的使用情境。例如,当主持人开始进行头脑风暴时,系统可以自动将所有参与者的平板电脑切换到共享白板模式,允许多人同时进行书写和绘制。当需要进行投票时,每个人的智能手机可以临时组成一个虚拟投票器。
这个应用场景展现了 IGRS 4.0 如何通过能力元的精细化管理和灵活组合,打破不同架构设备之间的壁垒,构建出适应各种复杂应用场景的虚拟设备,实现真正无缝、智能、高效的跨界协同交互体验。
